February 5, 2016

Life as a culinary student V亞洲料理與擺盤


話說ICE說大不大說小不小,但是在學校晃來晃去並沒有看到許多亞洲學生,還是以住在Tri State的美國人占大多數。能在班上有個中國同學,可以用中文聊天,已經是非常幸福且令人感激的一件事了(尤其是偷偷說別人八卦的時候嘻嘻)。在學期一半時,在更衣室看見兩位新進的亞洲女生,十分興奮地跟她們打招呼,想不到就這樣跟另一位台灣學生相會了!我和從台北來學甜點的K同學一見如故,很可惜每次都短短講個幾句話就要去上課。上個週末相約早午餐又是聊到欲罷不能,她說在學校有一個跟我一樣學廚藝的台灣男生,跟我們一樣有類似的背景,下次大家一起聚聚。在紐約異鄉有這樣一個台灣人愛好廚藝甜點的community,感覺實在溫馨。
(後記:結果跟新朋友聚會了,搞了老半天是個紈絝小屁孩,感覺對廚藝也沒有真的興趣,切~)

超級黑的紅燒雞
亞洲料理:
亞洲篇幅涵蓋較小,只有中餐有完整的兩堂課,壽司有一堂課,其他都是用像是湯、麵、咖喱等食物種類來分門別類。其實上到亞洲食物時我很放鬆,因為比起西餐畢竟較為熟悉也有接觸隨便煮煮都好吃,而且我實在不相信俄羅斯裔老師會比身為台灣人的我口味還要正宗。老實說,吃了好一陣子西式食物也早就想要換換口味了!

Noodle day

亞洲食物的做法跟西餐很不同,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是在切菜做準備工夫,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用在”煮“的過程,尤其是中菜快炒,可能真的煮的部分只占百分之十吧。所以雖然備料很繁瑣,但煮起來真的是很快速啊,沒兩三下就可以上菜了!(想想台灣的熱炒店就可略知一二)這麼多的準備工夫也不是白做,各式各樣食材香料也就是造就中菜美妙滋味的一大功臣吧!

Soup day

老實說,上課到這個階段實在有點意興闌珊,好險這段課程是以種類教授,我們可以在小組內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要做的菜色。所以我就耍了點小聰明,只要是中式就自動跳過,於是在這個階段我學會的幾乎都是泰國料理,綠咖喱雞、酸辣冬蔭功湯泰式河粉等等,不至於感覺學不到東西,太無聊浪費時間。中式菜色就讓同學先選擇,然後在儘量將我分配到的菜色做得口味像台灣味一點,課堂中煮了一道台灣常見的豆鼓蛤仔,想不到我人生第一次做這道菜竟然是在學校,好好吃好想配個白飯啊~但同學對豆鼓這個食材好像不是很喜歡,導致我幾乎一個人吃完一盤超補~囧。

左邊是燒賣,形狀跟一般的好不同啊

由於美國人對亞洲菜實在不熟悉,加上語言的翻譯問題,常常看了菜名不知所以然。在看食譜時看到一個奇特的菜名"Red Cooked Chicken",看了老半天實在不知道是哪道菜,看了一下做法才豁然發現竟然是"紅燒雞"!!!但我老外同學可能醬油放太多,煮出來黑麻麻完全像是另一道菜,但是不懂的人竟然都覺得很好吃(昏倒)!另外日本料理與泰國料理講義上都有錯誤,nigiri寫成nirigi,ton kha gai寫成ton gai kha,解釋時也都念錯,害我都不知道應不應該去跟老師指正一下以免他誤人子弟。真心的覺得學校如果要好好發展異國料理這塊,還是應該去找個熟悉亞洲菜的老師來教才比較合理,同時也比較有說服力啊。

Sushi day

擺盤(Plating):


就因為做出來的食物有點不中不西,上到最後反而對學習亞洲料理興趣盡失,而且討厭的同學還要”指正“我怎麼包餃子的時候(拜.....託~我包的都比你吃過的還多好嗎)(翻白眼),快撐不下去的當下,終於換個主題了!(開心!)進入這個階段,煮的過程、好吃與否都已經不是要點,重點是要擺盤的美美的。上課前半部分組員們平均分攤製作的工作,全部材料備好後才開始擺盤,每堂課的最後都要擺出兩至三盤給老師評價。


Plating真的很有趣,看似簡單,但是要擺得有美感可是十分困難。尤其是視覺上要夠吸引人,同時要色香味俱全,可是十分考驗廚師的功力。像是高級餐廳裡的精緻餐點,擺盤沒經過ㄧ定的思考、設計與練習可是沒有那麼容易達成的!


擺盤有五個基本要點,分別是:平衡、色彩、形狀、質感、滋味。從盤子的挑選,主菜配菜的擺放位置與裝飾襯托,到食材本身滋味的搭配,都要符合以上五個要點。成功的一道菜除了美味之外,一上桌就要抓住所有食客的目光,尤其現在大家都是用“眼睛”吃飯,先用手機拍照後才吃,要夠漂亮才能引起人的食慾,可見擺盤真的是一門學問啊。評論別人的擺盤不困難,但親手實際操作後才發現,真的十分不簡單耶!常常東擺擺、西喬喬,搞了老半天還是不滿意成果。在這邊就擺幾個作品給大家瞧瞧,當下可能覺得不錯,但還是有需要調整與進步的空間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